说到舌尖上的鄢陵美味,烧饼和热豆腐 是一对奇妙的组合。他们在口腔的碰撞和味蕾的纠缠,会让食客们欲罢不能。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烧饼豆腐上街头。每年一过二月二,乍暖还寒、春寒料峭,烧饼摊、热豆腐就迫不及待的走到街头,一大帮热豆腐粉们就站在夕阳余晖的春风中过上一把瘾啦。三五分钟搞定,继续赶路。
每年的初春到初冬,将近十个月的时间,街边烧饼炉和 热豆腐随处可见!
烧饼炉子和热豆腐摊往往成双成对出现,有热豆腐的地方必有一烧饼炉子,一个烤好的烧饼最好配上一盘刚刚出锅的热豆腐,焦黄的热烧饼散发着诱人的芝麻香味,热豆腐则白皙软嫩,老板会艺术的为它披上一层绸缎般的淡黄色豆皮,再浇上一层香椿辣酱,由她漂亮的儿媳妇端到食客面前,入口的感觉啊,妙不可言!
快吃或是细品都别有滋味。吃的人都会口舌生津、满头冒汗,吃到酣畅淋漓,则会扶肚嘬嘴,过瘾离开。
尤其在落日黄昏夕阳西下时,下了班的人们会在街头小摊小坐片刻,享受这一美味之后再往家赶。
真是不错的小加餐,它实在是物美价廉,烧饼一块钱、热豆腐四块钱,十块钱就能请朋友撮一顿,实在划算。即使是被老婆大人严管囊中羞涩的主也会慷慨解囊,抢着买单付账,尽显男人风度。
我们单位门口就有烧饼和热豆腐摊,两个师傅的搭档也是绝配。
烧饼师傅精瘦干练,古铜色的脸就像烤糊的烧饼,带着他强烈的职业印记。
认识久了,烧饼师傅总是热情的说:稍等会、吃热烧饼。我就耐心得多等几分钟等师父把黄焦酥脆、散发着芝麻香味的烧饼递到手里。这可是享受美味的关键啊,炉火太旺,烧饼会带糊味,焦黄程度不够,炉火过小,烧饼会太硬。适当的火候,考出的烧饼才会外焦里嫩,与热豆腐碰撞的口感就会恰到好处。
比起烧饼的卖相,热豆腐则在于她的细嫩柔软 ,有经验的师傅会把豆腐制作的雪白柔滑,如刚出浴的少女冰清肌肤、蒙着腾腾的热气雾气就端到面前,这时食者会迫不及待的撮合热豆腐和烧饼这对小恋人,裹了烧饼、挖了豆腐赶紧入口,吃的都特别豪放,不少男士,甚至是光着膀子。那份满足感,让一天的生活都显得特别质量。
烧饼和热豆腐是特别有男人性格的小吃,我尽管很喜欢,也不大敢在大街上狼吞虎咽。站在大街上拿个大烧饼、端着热豆腐做饕餮状,真的不太雅观。
光是往男人堆里一站,暴露吃货本色,会让自己更像女汉子。所以赶紧打包一份热豆腐,提了回家细细品味。
常常会想烧饼和热豆腐的奇妙结合。如果是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那么烧饼是青春少年,热豆腐是漂亮女子,一黄一白,一刚一柔,十分般配。
每当美美吃完一份,就会觉得他们更像是一对平凡夫妻,平常的日子,平淡的相处。日常的柴米油盐里也能熬出生活的滋味。简单的日子就如烧饼和热豆腐那样和谐美好,自然持久的相处也会有发自内心的感动。
烧饼和热豆腐这对搭档,是鄢陵饮食文化的一景,是鄢陵舌尖上的美味。不管是开宝马的还是蹬三轮的,站在街头吃烧饼和热豆腐的,都是快乐的鄢陵人。
地方特色的小吃确实具有乡愁符号的功能。爱吃烧饼热豆腐鄢陵人一茬又一茬。离乡在外的人会怀念家乡的小吃美味。每一次的离开和回归,都会选择吃一次烧饼和热豆腐,美美的、暖暖的,把家乡的记忆重温。
在许昌工作的人方便的多,我的一个老同学,每周都抽时间回来一趟,站在街边开心吃一回、满足一回。离开时,还要打包几份带跟同事们分享,他以自己方式推销传递家乡的文化。
更加美好的鄢陵,会迎接更多的四海宾朋,让他们在赏景看花之后,再品味一下烧饼和热豆腐。用我们的环境和美味留下印象会更深。
朋友,哪天傍晚,你恰巧路过鄢陵,就咱在路边感受一下烧饼和热豆腐这一美味组合吧,她像我们鄢陵人那样热情、朴实,你会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