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襄城县法院创新工作机制,在加强立案、审理、调解、执行四位一体的“一条龙”司法便民服务的同时,襄城法院于近日召开了民事调解工作专题会议,采取六项新举措全面推进民事调解工作以充分发挥民事调解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司法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设立调解工作室。为在调解过程中平缓当事人的情绪, 营造一个良好的调解气氛,襄城法院将该院审判楼一楼的小审判庭及立案庭的材料签收室专辟为调解室,并要求各派出法庭要辟出一间会议室作为调解室, 以方便法官对当事人做工作。
二、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襄城法院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进行有机衔接,建立大调解机制。该院在各派出法庭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各派出所、各镇(乡、街道)司法所设立调解联络点,实行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对接和联动。
三、实行巡回调解制度。该院充分发挥前一阶段建立的村、镇巡回审判联络点的作用,推行巡回调解制度,争取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调解培训制度。该院定期组织法官学习调解知识和沟通艺术,引导法官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提高法官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实际本领。
五、建立调解考评制度。定期通报各部门的调解工作完成情况,树立和宣传调解先进典型,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授予调解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荣誉;对未能完成调解指标任务的,将取消年终评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