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摔至九级伤残索赔胜诉,但建筑公司却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向该公司送达罚款决定书时,在办公桌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银行卡号,细心的法官用手机拍下后到银行查询,竟发现该账号存款高达两千余万元,这一发现使案件的执行出现重大转机,法官与其斗智斗勇,顺利执结这一“钉子案”。
许昌某建筑公司承建市区一处棚户改造工程,李某承接其中一栋楼的木工,并将部分工程转包给黄某,经人介绍,崔某等人来到该工地工作,由黄某直接发放工资。一天,崔某在8楼施工过程中不慎从两米高的架子坠落,被医院诊断为右胫腓骨骨折,住院两个月,经鉴定为九级伤残。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崔某将李某、黄某及该建筑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后判决该建筑公司、李某、黄某连带赔偿崔某各项损失173375元。
判决生效后,三被告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履行义务,崔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立即向三被告发出了执行通知书,并告知如果再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还要加倍支付延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支付迟延履行金。面对执行法官严厉告诫,三被告依然不为所动,该建筑公司收到报告财产令后,也未就当前及前一年的财产状况进行报告。经多方查找,该院始终未发现三被告可供执行的财产。
2017年2月7日,执行法官朱建光再次来到建筑公司,向其送达罚款决定书。当天上午,建筑公司办公室一派忙碌,面对执行干警的到来,几个员工手头的工作依旧没有停止。心思细腻的朱建光悄悄观察着,他意识到对方正在整理财物报表,并随意翻看起办公桌上的文件资料。突然,他在一张表格上发现了一串手写的银行卡号,于是趁机拿出手机进行了拍照。
经过查询,该卡开户银行为中原银行许昌新兴路支行,令人震惊的是,账户存款余额竟然高达两千多万元。该院趁热打铁,立即将该笔存款予以冻结,这一举动无疑给该建筑公司下了一剂“猛药”。该公司当天派人找到执行法官朱建光,缴纳了罚款,并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