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不穿法袍的‘法官’,要忠实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做好人民陪审员工作。”3月25日,11名来自机关、社区、农村等不同行业的新任人民陪审员在襄城县人民法院会议室高兴地接受了县人大常委会颁发的人民陪审员任命书,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面对天平宣誓。
去年10月份以来,全院民事案件陪审率超过10%,刑事案件陪审率近20%,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举措:
一加强规范化管理。成立陪审员管理办公室作为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陪审员参审案件、考试考核、学习培训等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陪审员工作有序开展。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包括参审案件的范围、陪审员的确定方式、参审案件通知程序、陪审员的变更、业务培训、日常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陪审员的管理有章可循。
二、多种形式宣传。向县委、人大、政法委汇报工作时进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等;组织法官和陪审员上街宣传,近年来共开展宣传咨询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解答群众有关陪审员的问题90多条,并先后出宣传专栏6期,张贴标语120张,为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业务培训。 该院每年制定详细的陪审员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购置、发放业务书籍,在选派陪审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专项培训,定期组织全体陪审员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的同时,注重结合案件审理,组织庭审观摩,通过司法实践引导陪审员掌握采信证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一般规则。此外,该院在近年来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中,将陪审员纳入其中,增强陪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司法职业道德和纪律意识。
四、严格管理考核。该院制订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实施细则》,对陪审员培训、审案、考核、奖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建立了陪审员个人档案,对其参加培训、审理案件、审判纪律、工作出勤等情况予以记载,作为年终考核、补助以及任期届满后是否继续提请县人大任命的依据。
五是加强沟通联系,赠阅法律书刊。为使陪审员及时了解法院动态,掌握最新法规,做到知情、知法、知政,襄城法院通过座谈、观摩庭审、举办讲座、赠送法院信息、简报、增阅《司法文件选》、《人民法院报》等形式,切实提高陪审员的法律水平和庭审能力,确保陪审员及时适应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