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襄城法院能为我们乡镇企业驱走寒冬,离我们春暖花开时期就不远了”。4月1日 ,该县一乡镇企业老板激动地握着民二庭陈庭长的手说。襄城法院从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台有力措施,依法、有效地服务企业发展,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几个月以来,该院已审结金融案件59件,标的额1000余万元,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挽回损失420万元。
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对法院工作产生的影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会更加凸显,更加复杂。出口剧减、外资出逃、工厂关闭,民工返乡引发的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将明显增多;国家为拉动内需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纠纷也伴随增长。其中许多纠纷将最终进入司法程序,法院运用司法手段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正确认清形势,未雨绸缪,主动研究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法律层面上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化解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的主动性。
正确理解政策和法律精神,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必须合理考虑金融危机对当前各种民商事活动的客观影响及纠纷形成的特殊背景,正确理解政策原理和法律精神,慎重把握审判尺度,慎用财产保全和强制措施,兼顾保护债权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持企业生存,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生存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要本着“扶持、引导、帮助”的原则,多行“放水养鱼”之举,少做“竭泽而鱼”之事,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坚决防止“判了一个案件,垮了一个企业,多了一批失业者”的现象。通过灵活采取使用权、经营权抵债、债转股等执行方式,激发有限经济要素的最大效益。
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在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更加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确有经济困难的群众和企业,依法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妥善处理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国家为拉动内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引发的拆迁,征地补偿等涉及民生的案件。
进一步推动调解衔接工作
通过聘任调解员和特邀调解员主动调解涉及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民商事案件。通过提前介入、巡回调解等方式,化解涉及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矛盾,保障涉诉企业的生产正常运行。
绝对服从党委的领导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将贯彻落实党委工作部署与审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审判工作融入大局中去谋划和部署,结合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法院工作。同时,定期向人大汇报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从司法保障上化解项目建设、企业运行管理中的矛盾,依法办理好政府部门提起的诉讼保全案件,促进经济建设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