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和煦春风,走在襄城县城关镇街道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崭新的气息,村民们在看报、下棋、打乒乓球,自娱自乐,悠然自得……处处呈现出一派稳定和谐的新农村景象。这是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调解年”中的一个新气象。该庭在审判实践中坚持不懈积极探索调解艺术,不断改进调解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诉讼调解能力,妥善化解群众之间的内部纷争,让调解工作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底,调解率达到95%。
该庭在审判实践创新出四法进行调解:一是换位思考法。通过说服和沟通,让一方当事人换位设身处地从另一方的角度去思考,让当事人多宽容、谅解,也让有过错方认识到自己错误和另一方的伤害,使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得以缓解。
二是引导法,该庭法官先总结出原、被告双方的矛盾焦点,察言观色,从当事人言行举止中捕捉调解的切入点,适时释明法律并结合道德评价,引导当事人求同存异,最终握手言和。
三是降温法。对一些案件,让双方先冷静下来,法庭不急于审理,待双方当事人冷静下来后再谨慎处理。
四是求助法。法庭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内部相互配合,外部寻求支持,对于一些有对抗情绪不愿对法官讲心里话的当事人,城关法庭的审判人员便找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想法,掌握纠纷产生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
在调解工作中,该庭的审判人员始终保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努力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从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为调解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前提。在调解过程中不怕繁琐,不怕反复,认真倾听当事人的倾诉,用法律法规和情理去打动当事人的心,善于观察揣摸当事人的心理,找出突破口,抓住焦点做工作,最终使许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