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纠纷,特别是对涉及老弱病残灯弱势群体当事人的案件,加大依法保护的力度,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职能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当事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及时得以执行。
一是畅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进入三夏生产以来,该院院民一庭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每天头顶烈日,冒着酷暑,牺牲星期天,深入田间地头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涉农案件及时立案、及时办理、当日送达;对原定“三夏”期间开庭的涉农案件,在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并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适当推迟开庭;设立巡回法庭到案发地开庭,节省当事人时间;对涉农案件集中执行,保证胜诉方农民当事人及时拿到执行款,用于“三夏”各种资金支出。
二是开辟“立审结快速通道”。主要涉及对离婚、小额民间借贷等简易民事案件,该院民一庭对双方当事人耐心释法,促使双方协商缩短举证期限,大大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尽早实现了农民工迫切要求快速结案后外出打工的愿望。
三是加大调解力度。抓住返乡务工人员急于解决矛盾、返城务工的心理,该庭庭继续发扬重视当事人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不失时机地加大调解力度,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
四是发挥联动机制,多元化解纠纷。加强与政府、工会的联系,建立农民工联动纠纷解决机制,在发挥审判职能,维护返乡农民工权益的同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沟通联系,利用联动机制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