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动态 -> 法院要闻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鄢陵县人民法院架起涉诉信访连心桥

  发布时间:2009-06-23 10:44:48


    近年来,鄢陵县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载体,创新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架起了人民法院与涉诉信访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鄢陵县法院连续六年无赴京上访案件、无领导交办案件、无矛盾激化案件。2006、2007年该院连续两年被河南省高院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立案庭庭长袁伟建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是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根本和保证。

    为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鄢陵法院成立了以时颖院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涉诉信访工作的物质投入力度和人员的配备,设立信访接待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积极创建信访文明窗口。加大初信初访力度,抓早抓小,使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强化人人接访的观念,实行首问负责制,建立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立案庭为龙头、全院干警参与的信访工作机制。对来信来访案件,实行原承办庭负责制;对接待不满意重信重访案件,实行原承办人"回避",指定熟悉案情的人接待;对仍有来访的由院领导班子成员接待。接待人员及时查明来访诉求、找准矛盾焦点、做好解释答复、提出处理建议。

    二、创新机制、多策并举,是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方法和要求。

    鄢陵县法院在涉诉信访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建了涉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督促人、用制度规范人,鄢陵县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建立源头预防机制。

    一是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已构建的“1+x”多元调解格局和预防和化解行争议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调解组织、乡镇司法所、派出所和行政执法单位的作用,加大调解力度,倾情调解,把调解工作贯彻在立案、审理、执行各个阶段,采取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判前判后调解、巡回调解、执行和解等多种调解活动,促成当事人和解,确保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如柏梁镇张坊村王子敬上访案件,该案虽不属于涉诉信访案件,但其长年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并到中南海上访,进而到驻外使馆区告洋状,问题得不到解决已严重影响到鄢陵县的稳定和鄢陵县的对外形象。鄢陵县法院从源头预防,避免该案转成涉诉信访案件,提前介入。协调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林业局、农业局、物价局、柏梁镇政府等单位组成工作组,共同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三天的攻坚和多方调解,考虑其1999年因土地调整苹果树被损毁这一事实和长年信访家庭十分困难等,协调资金给予其补偿,王子敬表示自己和家人永不再信访和上访,终使这起长达10年的上访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是坚持“公正审判、公正执行”的原则。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裁判公正是群众息诉罢访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为此,鄢陵县法院大力实施“铁案工程”,充分运用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办案,做到公开审理、公正判决,确保案件质量。同时,执行部门不断强化执行措施,讲究执行艺术,灵活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地清理执行积案,减少已判不结的案源,确保在执行环节无信访案件的发生。

    三是坚持“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原则。鄢陵县法院全院干警牢固树立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意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真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坚持“三声四心五请”,即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听诉耐心、解疑细心,解决问题诚心;请坐、请讲、请稍候、请谅解、请走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切实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减少人们群众对法院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切实避免和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了信访接待机制。

    一是坚持耐心听诉制度。鄢陵县法院针对来访者来访时情绪比较激动,需要把自己的怨气、怒气发泄出来,一吐为快,采取耐心听诉制来化解他们的怨气和怒气。即要求每位每次接待干警,只要不是紧急公务都要让来访群众尽情倾诉,不限次数,不论身份,真诚与来访者交心,把话说在当面,把来访者的怨气、怒气消融到接访者的浓浓深情之中,把来访者不稳定的情绪和矛盾纠纷化解在接访者真情实意之中。2007年3月间,马栏镇大田村的田某来院反映其弟因借款被执行之事,当时田某兄弟二人言辞激烈,扬言法院若不及时解决此事,将赴省、赴京上访。时颖院长接待后,首先让他们坐下,又端上两杯热茶让他们暖身,耐心地听他们陈述,并详细阅读了他们递交的材料,这一下子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田某走时说:“你是第一位耐心听完我陈述的院长,就凭这,我相信你,听从你的处理。”后来时院长亲自把他们的事情处理后,田某二兄弟送来一面锦旗表示谢意。

    二是坚持天天院长接待日制度。鄢陵县法院每天都由一名院领导和一名业务庭长与专职信访人员在信访接待大厅进行联合接访,领导亲自在信访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亲自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亲自批办和处理来访事项。2007年7月间,在一次院长接待日中,马坊乡汪楼村的汪某来院反映他的一棵杨树被本村村民伐掉,要求对方赔偿100元,经过村调委会和司法所、派出所处理均没有结果,如果法院不管,将到省、市上访。时颖院长接待后,十分重视,立即将此案交立案庭的便民服务速裁组进行诉前调解,不收任何费用。速裁组经过连续两天到村里调解,终使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了一起上访案件的发生。

    三是坚持下访连心制度。鄢陵县法院公开院领导和业务庭长的通讯信息,设立信访接待专线电话,由信访接待大厅接待人员安排院领导和业务庭长预约接待和带案下访。2008年5月份,望田镇店东刘的刘新河得知时院长的电话后,打电话反映其儿子不履行法院调解的赡养费,要求时颖院长接见,时院长如约接见了刘新河,并承诺亲自解决,刘新河半信半疑。第二天,当时院长带领信访接待人员出现在刘新河家中,刘新河及其儿子十分感动,经过对其儿子说服教育,其儿子当即把应付的赡养费交给了刘新河,并保证每月按时支付。刘新河逢人便说:“想不到法院院长会来俺家,想不到法院院长这么忙会亲自解决俺的问题,感谢法院、感谢时院长”。

    (三)、建立了信访信息畅通机制。

    一是坚持信访值班制度。鄢陵县法院每天都有信访值班人员,部门负责人24小时开机,保证联系畅通。

二是坚持特别时期实现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遇到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时,鄢陵县法院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

    (四)、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一是坚持定期排查制度。鄢陵县法院每月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横到底、纵到边,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建立了涉诉信访台帐,并对初信初访、重信重访、非正常访等信访案件进行分头管理,经常做的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二是坚持联动化解制度。鄢陵县法院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时化解,对于单凭自己无力化解的,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等,协调社会各方联动化解。2008年8月间,在处理陈新春信访案时,陈新春的儿子因打防疫针后胆脂瘤发病,花去各种费用近3万元,陈新春认为儿子发病与打防疫针有关,随起诉县防疫站。经过县、市、省三级鉴定其儿子发病与打防疫针无因果关系,该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市中院亦维持了该院判决。陈新春到该院反映问题进行申诉,并扬言如解决不好将赴省进京上访。该院启动联动化解制度,召开听证会,公布案情和处理意见,让社会各界人士发表意见,评判是非,动员社会力量劝其息诉罢访,在给其一定的生活救济后,该案息诉罢访。

    (五)、建立了信访流程管理机制。

    鄢陵县法院对于来信来访案件,由立案庭通知承办单位限期办理,承办单位立即组成交办案件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复查和办理。立案庭在距办结期限10天时,通知承办单位进行督办,在距办结期限5日时,给予黄牌警告。对于到期未办结的,将给予严肃处理,并换合议庭办理。案件办结后由立案庭回访办结效果,形成由立案庭督办,各业务庭承办的信访流程管理体系。

    (六)、建立了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鄢陵县法院建立了信访风险评估二级预警机制,在立案、审理、执行时,对案件均应进行信访风险评估,考虑该案是否引起不安定因素、是否会影响社会稳定、是否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等问题的发生,切实把稳定风险降至最低。对有信访风险的案件和敏感性案件,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确保不出现信访案件的发生。

    (七)、建立了信访工作绩效考评机制。

    鄢陵县法院把信访工作绩效考评纳入院绩效考评之中,对部门负责人实行“一岗双责”制,实行一票否决。

    (八)、建立了“四定四包”机制。

    鄢陵县法院对涉诉信访案件采取“四定四包”责任制,即“定时间、定人员、定领导、定责任、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问题化解、包息诉罢访”。

    (九)、建立了信访责任倒查和追究机制。

    在涉诉信访工作中,鄢陵县法院对凡因工作处理不到位、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导致案件无人过问或矛盾激化,造成赴省进京上访者,实行责任倒查,并对有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顶格处理。

    三、真情感化,解其心结,是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中,鄢陵县法院牢固树立把信访人当作亲人的理念,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2007年4月间在处理的贾兰花多年信访一案中,时颖院长先后六次到贾兰花家中,了解情况,从法律、社会、家庭、子女等方面做贾兰花的工作,并将联系方式留给贾兰花。当得知贾兰花生病,时院长立即带着营养品到其家中进行看望,并拿出300元钱让其治病,使其深受感动。为了让贾兰花安心生产、生活,彻底解其心结,时院长亲自做对方当事人的工作,教育他们及其他村民要与贾兰花和睦相处,不要因贾兰花信访而受到歧视,给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活环境。

    四、息诉罢访,群众满意,是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中,鄢陵县法院始终把“人要回去、事要解决、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作为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的标准,坚持“该还的经济帐不怕受损失、该还的执法帐不怕担责任、该还的人情帐不怕丢面子”的信访工作三原则, 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对每起涉法涉诉案件都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认真对待,坚持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2008年6月间在办理刘三妮、席怀亮信访案件时,该院多次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亲情感化、并真心诚意地为其解决问题。虽然该院以席怀亮右手致残与被告治疗不存在因果关系和证据不足为由判决驳回了其诉讼请求,但为使该案彻底息诉罢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院法外施情,积极协调资金,给予其一定的经济救助,刘三妮、席怀亮深受感动,写下保证表示彻底息诉罢访。

    鄢陵县法院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便民、利民措施,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新机制,真诚解决信访人的实际问题,使信访人彻底息诉罢访,真正架起了一座人民法院与涉诉信访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责任编辑:孙胜利    


关闭窗口

地址:许昌市前进路中段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29115  
您是第 6129321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