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法院总结“法官寄语”活动经验,延伸适用范围,将人民陪审员纳入寄语作出主体,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作用,以达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的目的。截止目前,该院发送“人民陪审员寄语”83篇, 75起案件调解或撤诉结案, 3起有上访苗头的当事人得到稳控。
该县十里铺乡张某的三个儿子因为分析家产纠纷,与父亲积怨很深,相互见面不说话,视为路人,并相互表示断绝父子关系。该案审理过程中,法官及人民陪审员多次深入张某家中,了解产生纠纷的深层次原因,从情、理、法的不同角度,多次苦口婆心地做思想疏导工作,但因双方积怨太深,最终未能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之时,该案的人民陪审员写下了“人民陪审员寄语”并通过送达开庭通知书的送达到双方手中:金钱几何,亲情永恒。家和万事兴,家产家产,无家则无产。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儿女首先应孝敬老人,老人也应该以平等的心去爱护每一个儿女,但愿本案在你们双方对簿公堂前的最关键之时,能唤醒你们老人和儿女间的亲情,体现出金钱的真正价值。度过寄语后,三个儿子深受感动,相拥而泣,马上表示撤回起诉。一起双方积怨颇深、在当地影响恶劣的分析家产纠纷被顺利化解。
据悉,寄语发挥人民陪审员贴近群众熟悉村规民俗的优势,内容上坚持有理有据、情理交融的原则,以解惑答疑、因法析理为目的,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着重从道德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劝导,促使当事人真正接受裁判结果。人民陪审员寄语的形式灵活多样,除采取书面形式外,还利用手机和小灵通编发短信的功能、电子邮件、公告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发挥人民陪审员寄语的积极作用。为了保证人民陪审员寄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同一,该院采取多项措施规范寄语作出程序,每篇寄语须经过庭长、主管院长“二级”审查、把关,使每篇寄语都能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