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襄城法院以市委提出的“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为锲机,结合该院队伍实际情况,从六个方面将提升执行力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
加强理论学习。该院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有关提升执行力方面的意见、领导讲话及书籍、资料,重点精读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刘玉瑛著的《关键在于落实》、经济管理课题组编译的《提升执行力》这三本书籍和《执行力,邳州速度的特殊“推手”》及评论《执行力是执政能力重要体现》,深刻领会实质。并分发专用笔记本,人人做到耳熟详读。对这三本书的学习,院里统一列出时间表,规定每天学习内容,提出讨论议题,每人写出心得体会;采取院里或各部门集中学习,防止走过场现象;鼓励大家通过总结提炼自己的“提升执行力格言警句”,院里归纳整理后打造该院的“执行力提示语”,公开上墙或印成小册子发给大家,时刻绷紧提升执行力这根弦。
增强工作能力。该院把工作能力定位为提升执行力的基础,要求全体干警注重提高各自的工作能力。要求干警无论在哪个岗位,都首先要掌握岗位需要的技能。把学习培训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习培训从人力、物力、财力都优先考虑、优先解决,并视情况给予物质奖励,支持和鼓励大家多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大家在做群众工作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干警特别是工作经验不多的同志学会说群众语言、用群众方式、借群众力量妥善处理群众的矛盾纠纷,赢得群众,从而赢得一切。
纳入绩效考评。今年制定各部门和干警个人绩效考评规定时,要将提升执行力做为绩效考评重要内容,细化到各项工作任务中。考评各部门和干警个人的工作时,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而质量的主要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提升执行力要求。提升执行力要作为加分因素,让优者更优。
建立健全制度。提升执行力,要靠好的制度作保障。针对各部门和干警个人岗位职责,该院建立主体明确、职责清楚、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把职责明确到岗、责任落实到人。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决策失误、执行失误与失误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细化责任认定。通过完善制度,使执行有章可循,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彻底改变一些干警不执行、不作为、执行不力等不良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执行力。
加大问责力度。该院在提升执行力上坚持动真碰硬。盯着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事;无实效就无实职,不进位就挪位子。就是让大家意识到,不提升执行力,满足于“撞钟”者,不仅贻误事业,更害了自己。对因作风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失职、失误者,不仅要事后追究,更要顶格处理。
开展群众评议。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执行力提升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该院借助正在开展的“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公众开放日”、“天天院长接待日”、发放征求意见卡、开通电子信箱、设置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广泛听取和收集广大群众对全院干警提升执行力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务求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