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是人们的精神快餐。但是武侠小说中的道德却是人类最原始的道德精神,与现代文明的法治理念相悖的。现代文明的秩序是以法治观念为基础的,正义应当是法治的实现。
“咽不下那口气”的想法其实不是什么现代意义上的正义,而是复仇。这是一种古老的道德。复仇的意义在于给对方相应的伤害来使自己所受的损害得到平衡和对消。由于是相互对消,所以复仇是受害方的弥补损失的行为而不是公认的正义。文明越发展,平衡对消损害的方式就越行不通,于是人们就越怀念这样的方式。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尽情宣泄,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公认的法律来维持秩序和制约侵害。但是法治的作用是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而不是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人们在承认法律正义的同时又怀疑它的公正。因为它常常不能以相互抵消的方式来满足受害人的需要。复仇变成了与社会正义矛盾的潜藏的心理需求。
通俗武侠小说中对复仇的兴趣从表面看来是一种道德兴趣,从深处看来并不尽然。复仇行为无论从复仇者来说多么有理由,对社会正义的法治基础却起着瓦解的作用。因为每个人的理由完全可能与他人冲突,从而否定了公认的正义。实际上,武侠小说对复仇行为的描写和肯定,是满足读者内心深处潜藏着的被社会规则所压抑的冲动。人们在小说中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的冲突,肆意放纵心灵。
文明的发展是人与人合作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是人与人矛盾冲突的发展。所以一个文明人尽管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却又总是怀疑遵纪守法的老实人(首先是自己)会吃亏。小说中的原始复仇方式斩掉了人们的怀疑和困惑,从而使人获得了清爽的平衡与满足。当然这是虚幻的满足,然而它也必须是虚幻的满足。因为这种满足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复仇行为必须是善对恶而不是相反——这个前提只有在小说中才靠得住。
所以,我们说武侠是现代社会成年人的童话,是因为成年人已具备了区别现实和虚幻的能力,了解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真正需要。而未成年人一般则不具备这样的社会辨别力,往往会沉溺在虚幻的世界而不能自拔,甚至模仿小说中人物,去违法犯罪。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清醒和认识,防患以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