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法院从“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出发,建立起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信得过”的诉讼保障机制,方便群众诉讼,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 开辟诉讼“绿色通道”,着力保障当事人诉权。该院全面落实在立案、信访、庭审、执行等各个环节的便民、利民措施,建立导诉制度,为当事人提供全程咨询,耐心接待咨询来访,做好诉讼引导工作,切实保护群众的诉权,指导当事人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有利的方式参与诉讼,保护其合法权益。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实行电话预约上门立案,各法庭在农村实行定点收案,经常深入乡村、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切实方便群众诉讼。
二、 建立快速裁决机制,着力解决当事人诉累。该院在立案庭抽调专业人员设立了简易案件速裁组,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切实做到简案简审,繁案精审。严格案件流程管理,实行动态监督制度,运用现代办公软件,采取全程跟踪、临期预警、超期督办等方式,尽可能缩短案件从立案到执行完毕的周期。通过快审、快结、快执,让当事人获得适当、迅速、有效的救济,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三、规范涉诉信访工作秩序,着力解决当事人的的合理诉求。该院进一步规范涉诉信访工作秩序,建立“四定一包六到位”信访工作机制,处理涉诉信访案件实行定领导、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包处理,对诉求合法的解决到位、诉求不合法的释明到位、诉求不合法无理上访的教育到位、长期上访生活确有困难的配合救助到位、已经终结信访处理程序的协调落实稳控措施到位、违法闹访的移送有关部门惩戒到位。积极畅通信访渠道,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通过集中接访、带案下访、预约接访等措施,着力解决因土地征用、城建拆迁、 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引发的合理诉求,做到全部合理全部解决,部分合理部分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给群众一个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该院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实行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制度,强化办案质量,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着力体恤民困。该院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对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对城市“低保人员”和农村“五保户”一律免收诉讼费,对老弱病残者开辟“绿色通道”法律服务,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
五、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解决民忧。该院积极构建包括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在内的纠纷解决体系,并相互有效衔接,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为民。诉讼中始终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将诉讼调解贯穿于民事案件审理全过程,尽可能地促成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同时大胆尝试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调解解决的新模式,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积极探索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推行案件执行中的和解,力争做到切实消除矛盾、减少对抗、定纷止争,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公正司法,着力维护民利。该院把关注民生作为审判工作的切入点,心系群众,公正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在近一时期开展的“严厉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活动中,加大审判工作力度,快审快结了一大批涉及“两抢一盗”案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群众安居乐业。认真审理好各类民商事案件,依法及时保护群众的和法权益,继续加大执行力度,尽力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