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我十八岁。带着亲人的嘱托,穿着大得能盖住屁股的绿军装来到了辽宁省本溪市歪头山的一个小镇当兵。
坐了两天一宿的绿皮火车,终于到站了。刚下火车,一阵狂风卷集着大雪险把我的“火车头”帽子吹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远行的我赶紧用双手捂住。扛着背包黑灯瞎火地徒步十多里山路后,老班长指着远处闪烁的几星灯光对我们说:“那是咱们的军营”。
刚到新兵连,高兴了好一阵,但当新兵训练真正开始后,我才觉得噩梦初醒。每天无休止的步伐、器械、投弹、射击等训练科目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抬头挺胸、撅屁股瓦腰等让我每天感觉就一个字“累”,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明天又是今天的延续。但通过新兵连训练,我明白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受益终身。
老班长是河南南阳人,对我们很严,我应该感谢他,是他帮助我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华丽转变。记得第一次训练跳木马时,老班长讲解了木马练习的动作要领,然后让我们新兵试跳。刚开始时,由于掌握不好动作要领,能跳过去的战友不多,看着他们失败后跌落在地上痛苦的表情,我本来就紧张的心情受到了影响。当轮到我跳时,我也按老班长讲解的动作要领,从起跑线量了一下距离,然后助跑,当跑到起跳点时,看见木马雄伟地伫立在我的眼前,仿佛是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我吓得退了回去,没敢起跳。我对老班长说:“我不中”,老班长说:“现在不是说中不中的时候,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行也得行,上”!老班长顺手拿着一个大板锹在我身后晃悠着说:“如果你过不去,我会用板锹把你拍过去”。这时老班长把大板锹举得老高,没办法只有跳了。速跑、起跳、腾空......当我飞越木马一屁股坐在沙坑里时好象做了一个“飞天梦”。老班长的板锹打了个空,听他笑嘻嘻地说:“咋不中呢?!不给你点压力还真不中!下次就这样跳,不要怕,好样的”!听了老班长的鼓励,我更加充满了自信。
那时的我有个梦想,梦想就是要上军校。我是背着书包当兵的,里面装着高中数理化等书籍。高考落榜后,一直不服输的我总想有个出路。那时候“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叫得很响,在农村当个兵也不容易,身体、政审合格后托人才能穿上绿军装。到部队后由于每天训练紧,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看书学习,闲暇时分望着远山和白雪,我总扪心自问:路在何方、梦在哪里?当时的北国春天乍暖还寒,平常温度在零下十几度,那时的心情与当时的天气一样冰冷。马上就要春节了,连队要举办“迎新春官兵联欢会”,要求每个班出一个节目。我是班上唯一的高中生。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上台激情朗诵了一首自编的《我当兵,我骄傲,我自豪》,“当你身穿军装,步入军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时候,生活便在你面前展开了新的一页。战士,这普通的称呼,却肩挑万里江山,心系祖国安危,寄托着人民的厚望......”当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后,下面掌声雷动,我知道自己初试成功。第二天下午,连指导员让通讯员通知我到连部,我百米冲刺地跑到连部。指导员热情地让我坐下,与我面对面交谈,当得知我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时,他对我说“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路就在你的脚下。记着要好好干,只要肯付出,必有回报......”能与连首长谈话,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觉。从此以后,我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学习训练总想“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杠”。指导员对我取得的点滴成绩提出表扬,他越表扬我就越愿意干,越干就越出成绩。三个月的新兵连结束后,我被连队荣记“连嘉奖”一次。
以后的日子,我立了功、入了党、上了军校、提了干,后转业分配到襄城县人民法院工作。15年的军旅生涯磨炼了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到法院工作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常以“谦虚谨慎、求真务实、拼搏奋进、只争朝夕”来自律,努力干好每一天工作,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在我被省高院荣记“二等功”时,还是在情绪处于低谷时,指导员那句“只要肯付出,必有回报”的话语时刻在我耳边畔回响,使我以平常心对待一切,激励我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