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追逐 “中国梦”、实践“中国梦”、筑造“中国梦”奋斗历程中,襄城县法院结合实际,以“争创无涉诉信访、争创无执行积案、争创无违法违纪举报法院”为目标,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倾力执行,兑现法律“白条”,打造快捷高效的“执行梦”。今年以来,截止目前,该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01件,执结170件,执结率85%,执行标的额达836万元。
提高士气凝聚人心。今年以来,该院党组多次召开执行工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今年的执行工作重点,要求全体执行干警必须克服“骄傲、松劲、厌战、畏难”等情绪,进一步提高士气,继续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敢打硬仗、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穷尽一切时间、方法、手段、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件执结率。
突出特色亮剑执行。该院充分利用农忙时节外出人员返乡、早上和晚上及吃饭时候被执行人易在家时机以及利用季节性和特殊节日开展集中“主题日”执行专项活动,今年上半年,该院相继开展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腊月执行风暴专项活动”、“2013年元宵节执行周”、“清明节死亡赔偿金集中执行月专项活动”、“三夏执行风暴”等专项活动,充分运用“全国法院专用身份信息认证系统”这一平台,主动到公安、银行、土地、房产、车管等部门查人、查钱、查车、查房等,积极采取冻结、划拨、查封、评估、拍卖等强制措施,快速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份,该院执行局在执行刘某等人申请执行赵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法院判决生效后,赵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刘某等人于2013年1月28日立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立案后,该院通过查询平台准确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后,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即执行”用于工作中去,迅速在银行查询到被执行人存款5万元,并于当日划拨至该院执行专户。为体现文明规范执法,该院次日为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申报财产书。但被执行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申报财产,且有规避执行行为。该院依法对其罚款5000元。迫于法院强制执行的公信力和威慑力,被执行人赵某向法院如数交纳了全部执行款和罚款。
执行联动严打老赖。河南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通知》下发后,该院高度重视,将《通知》印发至全院每位执行干警,要求大家对《通知》中规定的五种情形逐条逐句学习,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同时积极与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安、检察机关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只要符合“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条件的,坚决依法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今年6月18日,该院经过大量取证发现:被执行人周某将自己财产低价转让、转移至他人名下,致使法院判决无法执行。因其涉嫌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被移送公安刑事拘留。截至目前,该院有2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已被公安机关刑拘,2名被执行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另3案也正在加紧完善材料,固定初始证据,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准备刑拘。
执行和解增加和谐。该院时刻将执行和解作为执行结案的首选方式。对能够和解执结的,即使有一分希望,也会付出百分努力。为了使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且当场一次性履行完毕,该院执行干警宁可放弃休息日、节假日及吃饭时间,也要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80%以上的执行案件都通过和解得到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今年5月31日,该院在执行张某与徐某等9名被执行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9名被执行人因互负连带责任谁也不愿拿钱。申请执行人张某双腿高位截肢二级伤残,多次被家人抬着到法院催办。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共同研究执行方案,并责成执行局限期执结。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人数多且系邻居或邻村,承办人认为和解执结案件效果最好,于是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但9名被执行人谁也不愿意先拿钱。为严肃法纪,该院5月31日依法拘留7名被执行人及2名妨碍执行人。在高考前夕,该院得知妨碍执行人徐某女儿要参加今年高考,于是决定将其提前释放。在麦收前夕,该院又将妨碍执行人姚某提前释放。二人在释放当日都很感动,他们饱含热泪写下长言悔过书,悔过书中说:“因为妨碍执行我们被司法拘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法律是刚性的、无情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却更深地感受到了法律则是温暖的、具有人情味的......”同时表示一定说服丈夫及其他被执行人早日履行案件款。6月7日上午11时直到下午16时,执行员没有吃中午饭连续5个小时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9名被执行人同意每人拿出23000元并当日履行完毕。申请执行人张某得知有些被执行人家中亲人病危、儿女上学、经济困难时,自愿放弃下余案件款。7名被执行人因履行法院判决被提前释放。次日申请人张某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法院将一面绣有“一朝执结疑难案,法院执行显神威”的锦旗送给法官以示谢意。
化解信访稳定一方。针对执行案件信访量大等特点,该院排定执行局中层以上干部轮流值班,每周一为局长固定接访日,其余中层以上干部依次轮流排定,保证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执行局中层干部全日信访接访值班,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执行方面问题。同时,对有信访苗头的执行案件认真排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对未结执行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完善措施、穷尽手段,限期执结。对已经执结但有信访苗头的执行案件,每日主动与当事人至少联系、见面一次,查明动态。同时,利用手机、电子信箱等载体,针对每位当事人的特点,编写从传统美德、社会公道、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劝解短文,不间断发送当事人。院长、主管院长及执行局长对自己分包的乡(镇)加强督促检查的同时,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做到“书面报告不离手、解决意见不离口”,让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切实感受到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诚心、耐心和决心,促使领导由“听汇报、下批示”主动亲临一线解困难、化纠纷、息诉访。该院在办理被执行人为党政机关、村委会的执行案件中,乡镇主要领导都带头督办、带头履行。该院在执行金某申请执行李某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中,李某系襄城县麦岭镇政府工作人员。麦岭镇政府主要领导得知此事后,非常理解法院执行难,通知财税办公室先行垫付李某案件款,案件顺利执结。
文化育人创新发展。多年来,该院执行局突出精神文化的主流导向作用,着力培育执行文化建设,大大增强了执行队伍创新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在执行工作中,注重文化在陶冶干警情操、凝聚队伍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新形势下对执行工作的要求,结合法院执行工作经验和实际,归纳总结出“创新、协作、廉洁、明理、礼民、共赢”的十二字襄城法院“执行精神”,引领执行工作。在执行干警中开展“每月读一本文化好书”活动,执行人员从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认识到执行工作本身就是执行文化,执行案件的过程就是创造和传播执行文化的过程。院长、主管院长和执行局长经常性找执行人员谈心、交流思想、缓解压力,形成执行谈心制度;从院长到执行人员对一些疑难、复杂、当事人情绪激动或有信访隐患的执行案件主动约谈当事人,沟通情况,达到谅解,从而由对抗转为理解、支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执行人员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办案经过、体会、不足和具体案件的看法等,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形成“执行日志制度”。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法治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将一些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故事、格言等印制成公告,在一些被执行人居住地张贴,利用强大社会舆论,创新“舆论助力”模式。运用历史典故和“感动中原”的襄城大孝子张尚昀先进事迹感化被执行人,促进社会和谐。今年5月29日,该院执行员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姻缘、亲情、家庭、事业、和谐等方面做襄城县湛北乡张某夫妇的思想工作,并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张敞画眉”、“晏婴不负丑妻相托”等古代典故进行教育,将苦苦追要抚养费的张某夫妇重归于好,一家四口人实现团聚,案结事了人和。在6月中旬的执行回访中,张某夫妇面对到访的执行员满脸笑容,连声说:“很幸福,感谢法院!”
加大基础主动作为。该院不等不靠积极选取场地、高标准高质量设计规划,挂牌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在院办公室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两间大办公室作为指挥中心场地,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并将有关规章制度、励志名言警句制版上墙。“全国法院专用身份信息认证系统”开通后,该院充分利用此先进平台做好精确查询和匹配查询服务,让执行员足不出户就能查询被执行人人身信息,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快速高效地从银行、土地、房产、车管等部门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据统计,该院今年上半年通过“全国法院专用身份信息认证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及配偶信息200多个,执行效率明显提升。
加大复议阳光执行。为保证执行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增加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透明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结合实际,出台了《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异议、复议听证程序规则》。立案审查后,经合法传唤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通过审查准备、听证调查、听证辩论、合议庭评议、审委会审理等程序,充分听取了当事人的意见,对争议事实和证据进行了详细准确查证,使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焦点突出,公开透明,人民群众反映良好。
诉调对接盘活执行。最高法院开展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工作开展以来,该院执行工作抓住机遇,主动与非诉力量对接,整合非诉调解资源,发挥非诉调解的方式灵活、形式多样的优势,在县公安局、县工商局等一些行政机关、调解组织等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聘请有责任心、调解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帮助做执行和解工作,特别是对一些疑难、复杂执行案件,效果十分明显。如该院在执行库某申请执行袁某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但袁某家住漯河市且一直在逃没有履行法院判决。今年2月22日中午,襄城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通知该院执行局:袁某已从漯河市刑拘至襄城县。执行员立即赶赴县交警队与办案人员共同做袁某的思想工作。因双方分歧过大,案件迟迟不能执结。执行员不气馁,3月14日再次会同县交警队办案人员、诉调对接有关人员、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到场,通过连续六个小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双方终于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当场一次性履行案件款79000元。申请执行人考虑到被执行人家庭困难,其家属积极筹措民事赔偿款,深表同情和谅解,希望司法机关对袁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案结事了。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为助推执行工作开展,该院按照“一案一信息、一案一宣传、一活动一调研”的原则,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执行工作,营造良好执行氛围。今年上半年,该院在《中国法院网》、《中新网》、《河南法制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执行宣传稿件400余篇,大大提升了法院形象,净化了执行环境。
5面锦旗、11封感谢信彰显了襄城县法院执行工作的辉煌成就。如家住襄城县城关镇的赵亚伟将绣有“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八个大字的锦旗送到襄城县法院时:“真没想到执行这么快,他们真的太辛苦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一片肺腑之言及感激之情,充分表明了该院执行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较高威信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