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面值5元的“错版币”,居然可以兑换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看到这样的“错版币”,你会不会产生买下它的念头?你如果动心了,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不法分子王某、李某、吴某联手用伪造的“错版币”行骗,作案两起。8月9日,三人因犯诈骗罪被魏都区人民法院分别被判处1年零2个月至1年零5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寻找作案目标,展示“错版币”
2015年4月1日上午,王某、李某、吴某三人预谋后,在市区寻找合适的作案目标。在市区新兴路一家店铺门口,王某、吴某看到店内只有老板一个人,便准备碰碰运气。他们假装不认识,先后走进这家店铺,装模作样地挑选商品。之后,李某以问路为由也进入这家店铺,并伺机向店老板展示一张面值5元的“错版币”。王某、吴某装作很惊奇的样子,仔细看了看李某的“错版币”,建议李某去银行咨询一下。
三个人“演戏”,蒙蔽旁观者
李某离开后,王某假装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咨询“错版币”的价值。在电话中,“银行工作人员”不但清楚地说出了“错版币”的编号,还提醒王某这样的“错版币”很难得,可兑换20至30万元人民币。王某在通话时,故意让店老板听得清清楚楚。而事实上,他并没有拨通银行的电话,而是播放了一段事先录制好的录音。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话,王某和吴某表现得很兴奋,商量如何把那张“错版币”买下来,大赚一笔。
此时,王某“恰巧”看到李某从店门口经过,急忙叫住李某,提出想再看看李某的“错版币”。经过核实,李某的“错版币”编号与“银行工作人员”所说的一致。王某提出想高价购买李某的“错版币”,并让李某和他一起去银行取钱。李某表示对王某和吴某二人不信任,怕他们将这张“错版币”抢走,让王某和吴某把钱取出来,然后回来找他交易。王某和吴某假装去取钱,离开了这家店铺。
用伪造的“错版币”骗得一大笔钱
王某和吴某走后,李某一再向店老板表示王某和吴某看上去不像好人,不想把“错版币”卖给他们。此时,目睹这一切的店老板动心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某把这张“错版币”以13900元的价格卖给了店老板。
那张所谓的“错版币”,其实是王某、李某、吴某三人伪造的。他们还用类似手段骗了被害人宋某2100元钱,所得的赃款被三人分肥。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李某、吴某结伙虚构假“错版币”能够兑换大量人民币的事实,使用假“错版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已构成诈骗罪,遂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