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动态 -> 图片新闻

《历史的智慧》——许昌中院举办文化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7-04-19 08:22:03



文化大讲堂现场


王士祥教授激情讲授

    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许昌中院高度重视历史人文教育,引导干警品读我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汲取智慧精华。4月14日上午许昌中院举办文化大讲堂,特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士祥讲授《历史的智慧》。许昌中院部分党组成员、全体干警聆听讲座。

    王士祥教授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河南省委组织部干训中心主讲教师。

    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王士祥教授融文学、史学和哲学为一体,围绕为人处世当有“知人之心、容人之心、乐足之心、处下之心”四个主题,结合历史中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历史名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在讲述“知人之心”时,王士祥教授以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与人分利,运用张良、萧何、韩信打天下,以及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为良臣,积极采纳谏言,开启贞观之治盛世的历史故事,形象说明了做好团队建设的重大意义;在讲述“容人之心”时,王士祥教授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箴言来点题,用楚庄王容忍有战功的将军戏弄妃嫔终在战场获救、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启示干警“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包容既是一种气度和胸襟,更是一种修养和智慧,心大一点就是心态,心胸大了,幸福指数也就高了;在讲述“乐足之心”时,王士祥教授以老子“知足之足,常足矣”切入,以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不居功、不自傲,终得善终的智慧为例,以及以前些年“表哥”这个反面例子,和柳宗元笔下的小昆虫终其一生为高处为利处,忙忙碌碌,最终都以累死或摔死为结局,生动的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为人一世,欲壑难填,最终是坑人害己;在讲述“处下之心”时,王士祥教授阐述了“上善若水”的含义,以水纳万物中容纳、学习的智慧,随方就圆、滴水穿石的坚持精神,启示干警可从水润万物中学习到了治国和修身的智慧,在“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可比天”的启发中,让广大干警明白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需放下身段,才可自在有为。同时王士祥教授结合自己经历,讲述了不求、不拒、随性、随缘的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处世方式的道理;并用一首《气球歌》,将人的一生比作气球,由干瘪到鼓吹、再到飘荡,而后膨胀最终爆炸,教育干警从“气球的学问”中学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好的修炼自己。

    王士祥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结合了大量的古今事例,充满着正能量。座谈结束后,会场中的掌声经久不息。广大干警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既开阔了视野,更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学习到了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无论对今后的工作还是生活,无论对处世的心态还是头脑,都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自己一定会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时刻警醒自己。

责任编辑:王返    


关闭窗口

地址:许昌市前进路中段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29115  
您是第 5957571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