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借给朋友车红军40万元钱,说好是3个月期限,谁知到期车红军却不及还钱,双方还因此发生争执,急着买房用钱的李红一怒之下将车红军告上法庭。法官在给做生意的借款人车红军打电话时,没有以命令的口气,而是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他来喝茶,以免影响他的信誉。这些人性化的细节感动了借款人,他千方百计归还了欠款及利息。
急着买房用钱,借钱人却拖着不还
2011年9月23日,做生意的车红军向朋友李红借款40万元,期限3个月,并约定借款利率为3%。3个月期限到了,李红多次催要,车红军却拒不返还。
这40万元钱原本是李红买房子用的,暂时借给车红军使用,一是帮朋友一个忙,二是还能得到比银行多的利息。如今买房急着用钱,车红军却不归还,无奈之下,李红向魏都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车红军及担保人连带偿还40万元借款及相应利息10.4万元。
魏都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杜捷受理此案后,遵循诉调对接的原则,主动了解借贷双方的情况,决定争取在庭前调解此事。
以喝茶的名义,邀请当事人前来调解
了解到双方的基本情况后,杜捷没有直接要求车红军来法院接受调解,怕他身边的朋友知道后影响其信誉,就在电话里说:“你好,我是你法院的朋友杜捷,来我这儿喝茶吧!”
将双方当事人约到其办公室后,杜捷泡上一壶茶,三方边喝茶边聊天,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寻找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他告诉车红军,借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当初对方愿意将这么多钱借给他,是对他的信任。如果他不还钱影响了其信誉,那他以后生意就不好做了。
回过头来,杜捷又劝李红,对方不按时还钱,肯定是有原因的,最好把利息降低点儿,争取调解,减少诉讼时间,不影响买房用钱。
在杜捷的努力调解下,10多天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车红军归还李红本金40万元、利息5万元。
2012年12月28日,车红军提着45万元现金,在杜捷的办公室里将钱交给李红。当日中午,双方还在一起愉快地吃饭、聊天,关系和好如初。
杜捷称,在处理民商事案件中,他遵循诉调对接的原则,能调解的尽量调解,这样做一是能节省时间,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节约司法资源。同时,法官也要提高素质,掌握民情、商情,精通调解技巧,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增加调解的成功率。(文中人物均为化名)